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排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出处全唐诗:卷181_18

与严二郎奉礼别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注释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在阆州作。

《唐书》:太常寺奉礼郎二人,掌君臣班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详诗语,时严盖入京师赴职。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①,临风看去尘②。

(此送别之意。

谁暖眼,言冷眼者多。

斜日,顶老。

去尘,顶别。

①《易》:“出涕沱若。

”②《楚......更多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排

试览镜湖物,中流见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後唱,因此寄同声。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61

与张擢对酌

朝代:作者: 卢纶 体裁: 五排

张翁对卢叟,一榼山村酒。

倾酒请予歌,忽蒙张翁呵。

呵予官非屈,曲有怨词多。

歌罢谢张翁,所思殊不同。

予悲方为老,君责一何空。

曾看乐官录,向是悲翁曲。

张老闻此词,汪汪泪盈目。

卢叟醉言粗,一杯凡数呼。

回头顾张老,敢欲戏为儒。

出处全唐诗:卷278_47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注释★①《南史》:“阴铿,字子坚。

五岁能诵赋,日千言。

及长,尤善五言诗。

”★②《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归。

”----------------------顾注天宝三载三......更多

与诸客空腹饮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排

隔宿书招客,平明饮暖寒。

麴神寅日合,酒圣卯时欢。

促膝才飞白,酡颜已渥丹。

碧筹攒米碗,红袖拂骰盘。

醉后歌尤异,狂来舞可难。

抛杯语同坐,莫作老人看。

出处全唐诗

东屯月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

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

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

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

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

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

出处全唐诗:卷229_59

东平路作三首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排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

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

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

渺然风波上,独爱前山秋。

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出处全唐诗:卷212_38

东楼南望八韵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排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出处全唐诗

东潭宴饯河南赵少府

朝代:作者: 卢纶 体裁: 五排

十载奉戎轩,日闻君子言。

方将贺荣爵,遽乃怆离尊。

岸转台阁丽,潭清弦管繁。

松篁难晦节,雨露不私恩。

坐使吏相勉,居为儒所尊。

可怜桃李树,先发信陵门。

出处全唐诗:卷276_48

1112131415 共22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