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官游招隐寺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

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

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口云七十余,能救诸有苦。

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1_8

谒焦炼师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律

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

岂意石堂里,得逢焦炼师。

炉香净琴案,松影闲瑶墀。

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2_12

赠史昭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渺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15

赠宇文中丞(本畅当诗)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

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已。

萧萧若凌虚,衿带顷消靡。

车服卒然来,涔阳作游子。

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

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秋清宁风日,楚思浩云水。

为语弋林者,冥冥鸿远矣。

出处全唐诗:卷141_29

赠李侍御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绝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出处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文镜秘府论

赵十四兄见访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客来舒长簟,开阁延清风。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忽忆鲈鱼*,扁舟往江东。

注释欲还嵩:一作独还嵩。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1_18

越女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10

过华阴

朝代: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古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注释云山:一作山色。

昨来心:一作乍冥冥。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1_19

还山贻湛法师

朝代:作者: 王昌龄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逐,岖崎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阴。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注释① 湛法师:或即僧湛然(711年-782年),唐代天台宗高僧。

② 旧壑:隐士所居,常称丘壑。

支公:今晋时的高僧支遁,本诗中用以指代湛法师。

③ 林下契:典出《......更多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一作刘慎虚诗]

朝代:作者: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28

1112131415 共2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