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
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
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出处全唐诗:卷650-29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
醉眼若为抛去得,狂心更拟折来看。
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
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出处全唐诗:卷652-4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孙武倾心与万夫,削平妖孽在斯须。
才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独柱支天寰海正,雄名盖世古今无。
圣君争不酬功业,仗下高悬破贼图。
出处全唐诗:卷652-1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王臣夷夏仰清名,领镇犹为失意行。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出处全唐诗:卷652-30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早副急征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必恐借留终不遂,越人相顾已先愁。
功成犹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尘。
只用篇章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钧。
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出处全唐诗:卷652-3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排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诏出溪迟。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
贤臣虽蕴经邦术,明主终无谏猎时。
莫道百僚忧礼绝,兼闻七郡怕天移。
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
不信重言通造化,须臾便可变荣衰。
出处全唐诗:卷653-12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大志无心守章句,终怀上略致殊功。
保宁帝业青萍在,投弃儒书绛帐空。
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将星依旧当文座,应念愚儒命未通。
出处全唐诗:卷651-9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杨震东来是宦游,政成登此自消忧。
草中白道穿村去,树里清溪照郭流。
纵目四山宜永日,开襟五月似高秋。
不知县籍添新户,但见川原桑柘稠。
出处全唐诗:卷650-1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
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
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
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
出处全唐诗:卷649-2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
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
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
闲言说知己,半是学禅人。
出处全唐诗:卷6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