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七律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

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

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出处全唐诗:卷578-11

晚坐寄友人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七律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出处全唐诗:卷583-18

晚归曲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乐府

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

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

青丝系船向江木,兰芽出土吴江曲。

水极晴摇泛滟红,草平春染烟绵绿。

玉鞭骑马杨叛儿,刻金作凤光参差。

丁丁暖漏滴花影,催入景阳人不知。

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

莲塘艇子归不归,柳暗桑秾闻布谷。

出处全唐诗:卷576-2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注释注释:(一题李煜作)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注释: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片浓丽,下片疏淡。

通篇自画至夜,自夜至晓。

其境弥幽,其情弥苦。

上片,起三句写境,女三句写入。

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

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

眉薄鬓残,可见展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

下片,承夜长夹,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

......更多

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五律

虚閤披衣坐,寒阶踏叶行。

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

霭尽无林色,暄余有涧声。

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出处全唐诗:卷583-32

杂曲歌辞·西洲曲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乐府

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

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

武昌何郁郁,侬家定无匹。

小妇被流黄,登楼抚瑶瑟。

朱弦繁复轻,素手直凄清。

一弹三四解,掩抑似含情。

南楼登且望,西江广复平。

艇子摇两桨,催过石头城。

门前乌臼树,惨澹天将曙。

鹍鵊飞复还,郎随早帆去。

回头语同伴,定复负情侬。

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他日相寻索,莫作西洲客。

西洲人不归,春草年年碧。

出处全唐诗:卷26_32

杂曲歌辞·达摩支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乐府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注释注释:“达摩支”,又称“泛兰丛”,乐府曲名。

这是一首入律的七言古风,借咏叹北齐后主高纬荒淫奢侈、亡国殒身故事,对腐败的晚唐统治集团进行针砭。

全诗十二行,以韵脚转换为标志,分为三层。

“捣麝成尘香不灭,......更多

1112131415 共3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