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注释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更多 重别李评事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44 长歌行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乐府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注释谁顾:一作唯愿。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0_6 闺怨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注释注解:1、凝妆:盛妆。2、悔教:悔使。韵译: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更多 青楼怨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23 青楼曲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22 青楼曲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注释注释:《青楼曲》第一首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前进,渐走渐远,到后来就只见马后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好象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更多 静法师东斋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五律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2_9 题净眼师房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出处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题朱炼师山房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体裁: 七绝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磐步虚人。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67 1617181920 共2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