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至武昌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田园作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②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③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④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46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②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③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④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⑤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⑥注释① 二公:一作“二上人”。

一题作“疾愈过龙泉寺精舍”。

② 散愁疾:或作“送愁疾”、“散愁寂”。

③ 翠:一作“萝”。

④ 精舍:僧人的居处。

饭僧:犹斋僧,即设食以供僧人。

⑤ 石髓:即钟乳石,古人认为服之可长生。

⑥ 远公:慧......更多

登万岁楼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七律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月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36

登安阳城楼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七律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嶂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35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80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②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③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④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⑤注释① 诗题又作“登江中孤屿贻王山人迥”。

王迥:孟诗中关于王迥的诗作很多,是诗人的好友,关系相当密切。

② 傍:又作“边”。

③ 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歌自逸:又作“自歌逸”。

④ 开晚照:又作“门返照”、“开返照”。

⑤ 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

出处......更多

登总持寺浮图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排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登总持寺浮图?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出处全唐诗:半空跻宝塔,晴望

登望楚山最高顶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古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②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③注释① 望楚山:在今襄阳南。

② 武陵:今湖南常德。

③ 映:一作“在”。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37

1617181920 共3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