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七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注解:1、阑干:纵横的意思。韵译: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评析: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更多 望夫石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五绝 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出处全唐诗:卷251_20 横吹曲辞·梅花落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乐府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出处全唐诗:卷18_77全唐诗:卷251_5 玉虚观 朝代: 宋 作者: 刘方 南台旧观再焚修,鸾凤徘徊无树留。芳草满时迷白鹿,落花深处卧青牛。九天宛转云常在,万象纵横月不收。应是庐江人不识,蟾宫遗下水晶楼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乐府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潮与浪,俱起碧流中。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出处全唐诗:卷23_51全唐诗:卷251_1 相和歌辞·婕妤怨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乐府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出处全唐诗:卷20_104全唐诗:卷251_10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乐府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度潇湘。出处全唐诗:卷21_47全唐诗:卷251_2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七古 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稀。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长怜西雍青门道,久别东吴黄鹄矶。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出处全唐诗:卷251_13 秋夜思(一作淮上秋夜)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赊。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猿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出处全唐诗:卷251_7 秋夜泛舟 朝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体裁: 乐府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出处全唐诗:卷251_8 123 共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