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

朝代:作者: 刘长卿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

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

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

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

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

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

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

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

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

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出处全唐诗:卷149_64

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

朝代:作者: 刘长卿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

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

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

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

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出处全唐诗:卷149_55

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

朝代:作者: 刘长卿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

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

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

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出处全唐诗:卷149_35

别严士元(一作李嘉祐诗)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七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注释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

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

从诗的内容看......更多

卧病喜田九见寄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卧来能几日,春事已依然。

不解谢公意,翻令静者便。

庭阴残旧雪,柳色带新年。

寂寞深村里,唯君相访偏。

出处全唐诗:卷148_51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

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出处全唐诗:卷147_26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朝代:作者: 刘长卿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出处全唐诗:卷150_19

哭魏兼遂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排

古今俱此去,修短竟谁分。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一门同逝水,万事共浮云。

旧馆何人宅,空山远客坟。

艰危贫且共,少小秀而文。

独行依穷巷,全身出乱军。

岁时长寂寞,烟月自氛氲。

垄树随人古,山门对日曛。

泛舟悲向子,留剑赠徐君。

来去云阳路,伤心江水濆。

出处全唐诗:卷149_52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古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

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

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

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出处全唐诗:卷149_61

寄会稽公徐侍郎(公时在王傅)

朝代:作者: 刘长卿 类别:代简

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

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

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出处全唐诗:卷147_60

12345 共5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