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别离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

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注释:这首小诗,情真意蕴,质朴自然。

开头“欲别”二字,扣题中的“别离”,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

“牵郎衣”的主语自然是诗中的女主人公,有人认为这个动作是表现不忍分别,虽不能说毫无此意,不过从全诗来看,这一动作显然是为了配合语言的,那么它的含意也就不能离开人物语言和说话的背景去理解。

她之所以要“牵郎衣”,主要是为了使“欲别”将行的丈夫能停一停,......更多

杂曲歌辞·大垂手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金刀翦轻云,盘用黄金缕。

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

舞罢飞燕死,片片随风去。

出处全唐诗:卷26_76

杂曲歌辞·起夜半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出处全唐诗:卷26_68

杂曲歌辞·饮酒乐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

草木犹须老,人生得无愁。

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

白发欺贫贱,不入醉人头。

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

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

出处全唐诗:卷26_52

横吹曲辞·长安道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

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尘。

出处全唐诗:卷18_69

燕台二首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五古

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

贵得贤士来,更下于隗者。

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

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

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

何似章华畔,空余禾黍生。

出处全唐诗:卷636-8

田家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五绝 类别:人民

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注释“子锄山下荒”又作“子劚山下荒”一边是辛苦的劳动,一边是无厌的剥削,但更不道破,而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显得更为冷峭有力。

===========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

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更多

相和歌辞·乌夜啼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

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

出处全唐诗:卷21_39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乐府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出处全唐诗:卷20_52

短歌

朝代:作者: 聂夷中 体裁: 五古

八月木阴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销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事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出处全唐诗:卷636-13

123 共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