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羊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赞畜牧兴旺,牛羊繁盛。

犉(音闰,二声):黄牛黑唇。

一说牛七尺为犉。

濈濈(音及):聚集貌。

湿湿(音气):牲畜耳朵摇......更多

无衣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1],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注释:[1]戟:音己,长一丈六尺,镶有分枝的锋刃。

出处诗经·国风·秦风

无衣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注释注释:七: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吉:舒适六:音路,六节衣燠:音玉,暖出处诗经·国风·唐风

既醉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家室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明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子孙。

注释周成王祭余饮宴。

既饱以德:身教又示我以德。

一说饮食款待已经饱了。

将:美好。

......更多

日月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

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

报我不述。

注释注释:冒:覆。

此句同照临下土畜:音序,养出处诗经·国风·邶风

旱麓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在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注释赞周文王能修祖先后稷、公刘、大王、王季之德以受福。

旱:山名。

麓:山脚。

楛(音户):木名。

似荆而赤。

济济:众多。

岂弟:乐易也。

干:求。

瑟:洁鲜貌。

玉瓒:玉杓。

......更多

时迈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注释武王周公巡守祭山川百神。

时:语助。

迈:行。

邦:指诸侯的国家。

实:作语助。

右序:皆助也。

薄:甫,动。

指动之以威。

震叠:震动;

恐惧。

怀:来。

柔:安。

乔岳:一说高山。

明昭:明见。

肆:遂;

故。

夏:华夏。

指中国。

引自《轻松学诗经》http://cuixi......更多

昊天有成命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注释祭周成王。

一说郊祀天地。

成命:明命。

二后:指文王,武王。

夙夜:恭也。

基:始也。

命:信也。

宥:宽也。

密:宁也。

单:同亶。

信。

指专诚。

靖:和。

太平。

引自《轻松学诗经》http://cuixidong.at.china.com出处诗经·颂·清庙之什

易水歌

朝代: 先秦 作者: 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注释注释:"萧萧"二字诗中常见。

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

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

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易......更多

晋童谣

朝代: 先秦 作者: 先秦无名 体裁: 乐府

丙之晨。

龙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

天策焞焞。

火中成军。

虢公其奔。

注释〖《左传》曰:晋献公伐虢。

围上阳。

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童谣云云。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丙子旦。

日在尾。

月在策。

鹑火中。

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

晋灭虢。

虢公丑奔京师。

〗丙之晨。

龙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

天策焞々。

火中成军。

虢公其奔。

(○《左传》僖公五年传。

《御览》三百二十八。

《诗纪前集》三作......更多

1617181920 共4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