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月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排

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

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

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

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松下行为伴,溪头坐有期。

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

出处全唐诗

忆微之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注释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七律《忆微之》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作于江州司马任内。

微之(元稹)时任通州司马,二人分别已有三年。

这两句是说,我二人阔别已久,今番又逢新年,不由得不念及好友;

看那柳树之上,柳条软黄,即将发芽,春天将到,又使人回想起折柳赠别的情景来。

......更多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律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原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注解: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韵译: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更多

三月三日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出处全唐诗

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排

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

遣脱破袍劳报暖,催沽美酒敢辞贫?

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

出处全唐诗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六古

扬子津头月下,临都驿里灯前。

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谢守归为秘监,冯公老作郎官。

前事不须问着,新诗且更吟看。

出处全唐诗

二月二日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出处全唐诗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

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

--白居易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

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

--王起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刘禹锡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

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

--白居易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王起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

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

--刘禹锡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

--白居......更多

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排

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余。

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

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

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水榭风来远,松廊雨过初。

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

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

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

出处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释注释:三五夜①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①三五夜:即十五夜。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任翰林学士,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

这两句是说,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

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

......更多

12345 共27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