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道士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类别:代简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屡践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22 岘潭(山)作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石潭傍隈隩,沙榜晓夤缘。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29 广陵别薛八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56 庭橘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张郎中梅园中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绝 绮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故园留不住,应是恋弦歌。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85 彭蠡湖中望庐山①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注释①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② 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云:“月晕而风,础润而雨。”③ 挂席:扬帆。明发:黎明。④ 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更多 扬子津望京口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绝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91 春晓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绝 类别:记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2.闻:听。赏析: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更多 渡扬子江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注释[注释](1)扬子江:流经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称扬子江。(2)桂楫:用桂木做的浆。(3)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4)阴静:平静、安谧。[译文]船行到扬子江中心四面张望,江面风平浪静,两岸景物历历在目。船向前行,树木从视线中移开,出现了扬子江畔的驿站;山峰渐渐退去后,显现出润州城。江的尽头入海口平静安......更多 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①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台岭践嶝石,耶溪溯林湍。②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③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④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⑤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⑥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⑦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⑧注释① 云门寺:或作“云门山”、“龙门寺”。越府:指越州,治所在会稽,今浙江绍兴。② 嶝:又作“磴”,登山小路。耶溪:即若耶溪,在会稽之南。③ 香界:泛指佛寺。旃檀:梵语......更多 313233 共3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