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出处全唐诗:卷651-34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
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出处全唐诗:卷650-16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
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
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彩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出处全唐诗:卷651-52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出处全唐诗:卷651-1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绝 狂心醉眼共裴回,一半先开笑未开。
此日不能偷折去,胡蜂直恐趁人来。
出处全唐诗:卷653-41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
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
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
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
出处全唐诗:卷650-49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
入室几人成弟子,为儒是处哭先生。
家无谏草逢明代,国有遗篇续正声。
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湿铭旌。
出处全唐诗:卷650-35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排 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
床前沙鸟语,案下锦鳞惊。
细柳风吹旋,新荷露压倾。
微芳缘岸落,迸笋入波生。
舴艋舟中醉,莓苔径上行。
高人莫归去,此处胜蓬瀛。
出处全唐诗:卷653-2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檇李转闻风教好,重门夜不上重关。
腰悬墨绶三年外,身去青云一步间。
勤苦字人酬帝力,从容对客问家山。
升沈路别情犹在,不忘乡中旧往还。
出处全唐诗:卷651-12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积翠千层一径开,遥盘山腹到琼台。
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
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
出处全唐诗:卷6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