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觱拂泺水源,渊沦晋溪波。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鼋。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今朝一洗众峰出,千鬟万臀高峨峨。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山阳十月未摇......更多 渡混同江 朝代: 金 作者: 蔡松年 体裁: 七律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游天坛杂诗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满江红 朝代: 金 作者: 段克己 体裁: 词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注释注释: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北段成已以文章擅名 ,被时人同为“二妙 ”。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动乱。他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即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浑不逢......更多 甲午除夜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注释注释:说明这两首诗写在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五月,下距金朝灭亡只有半年了。此时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被蒙古兵围困两年后已经失陷。元好问也被蒙古兵拘管在京郊青城,后又从青城北渡聊城(今属山东省)。两首诗写于从青城去聊城途中,描述了蒙古兵的掠夺行径和战后的凄惨景象,抒发了人的悲愤。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登历下亭有感 朝代: 金 作者: 马定国 体裁: 七律 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石门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登恒山 朝代: 金 作者: 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678910 共1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