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注释简析:孟浩然的诗,其特点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挟异”。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但却挥洒自如,诗中有画,盛富美感。① 烟:一作“磴”。② 孤琴:或作“孤宿”、“携琴”。注解:1、烟鸟:暮烟中的归鸟。2、之子:这个人。3、宿:隔夜。韵译: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风中泉......更多 宿天台桐柏观①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②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③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④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⑤注释① 天台:天台山,唐属台州,今浙江天台县北,佛教胜地。陶宏景《真话》:“山有 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桐柏观建于唐景云二年(711年)。② 沧洲......更多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①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所思在梦寐,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②不见少微星,风霜徒夜吟。③注释① 诗题一作“宿扬子津寄刘处士”。扬子津:古渡口名,在江都以南长江北岸,为渡江要津。② 茅山:原名句曲山,在今江苏以南,金坛、溧水二县之间,因汉时三茅君(茅氏三兄弟)隐居于此而得名。③ 星:一作“隐”。少微星:星宿名,又名处士星。“风霜”句:一作“星霜劳夜吟”。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隐,星霜劳夜吟。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10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出处全唐诗:卷160_18 宿立公房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89 寒夜张明府宅宴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香炭金炉暖,娇弦玉指清。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64 寻天台山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68 寻张五回夜园作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00 寻梅道士(张逸人) 朝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夏云多。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91 678910 共3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