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类别:代简

受请终南住,俱妨去石桥。

林中秋信绝,峰顶夜禅遥。

寒草烟藏虎,高松月照雕。

霜天期到寺,寺置即前朝。

出处全唐诗:卷572-25

寓兴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古

莫居暗室中,开目闭目同。

莫趋碧霄路,容飞不容步。

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趋。

劝君跨仙鹤,日下云为衢。

出处全唐诗:卷571-18

寓兴

朝代:作者: 贾岛

真集道方至,貌殊妒还多。

山泉入城池,自然生浑波。

今时出古言,在众翻为讹。

有琴含正韵,知音者如何。

一生足感激,世言忽嵯峨。

不得市井味,思响吾岩阿。

浮华岂我事,日月徒蹉跎。

旷哉颍阳风,千载无其他。

出处全唐诗:卷571-49

对菊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绝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

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出处全唐诗:卷571-55

寻隐者不遇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这首诗有......更多

就可公宿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静语终灯焰,余生许峤云。

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出处全唐诗:卷572-3

就峰公宿

朝代:作者: 贾岛

河出鸟宿后,萤火白露中。

上人坐不倚,共我论量空。

残月华晻暧,远水响玲珑。

尔时无了梦,兹宵方未穷。

出处全唐诗:卷571-53

山中道士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

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

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出处全唐诗:卷572-2

送丹师归闽中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波涛路杳然,衰柳落阳蝉。

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

归林久别寺,过越未离船。

自说从今去,身应老海边。

出处全唐诗:卷572-46

题李凝幽居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注释: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

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

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更多

678910 共3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