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高平秋思 文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文翻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威武俊美的年轻人跨上金鞍,扬鞭跃马轻驰而去,从此牵走了她的心神。
闺楼之上,年轻的妻子时时挂念他,只觉得绣被不暖,春夜更寒。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天天等他的消息,可是,寒食节过了,梨花又谢了,依旧不见丈夫的身影。
相思之苦向谁诉说?
秋千架下她默默伫立,背过脸儿暗自叹息。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宋词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第72页,2008.7,第72页:第72页 2、 江龙主编;
廖亚,李苗苗,王坤娜等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词典 学生彩图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01,第120页,2012.01,第120页:第120页 3、 禾火,王彦丽.宋词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7,第54页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文翻注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飞鸟消失在故乡的天空上,在晴空下你独自一人东去,家乡的妻子在催促着你这个游子归家,日暮的时候你会看到家乡的山脉。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在流水脉脉中我的诗意大发,落花间梦了无痕,如果你可以给我寄来思念的词句,我因为思念你而不解的眉头一定会舒展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楚乡:指夏侯审的故乡安徽亳州谯县,该县旧属楚地,故称。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游宫 文
初秋月夜中书宿直,因呈杨阁老 文
西江月·新秋写兴 文翻译赏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景象跟从前一样,人间男女依然如痴如狂,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
七夕夜,处处可见着新装的人们,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
不经意间感觉新秋凉意似水,因为思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
我梦见自己在海底跨越枯桑,又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848页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景象跟从前一样,人间男女依然如痴如狂,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
七夕夜,处处可见着新装的人们,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
低昂:起伏,指星月的升沉变化。
成狂:指欢度七夕的景象。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
不经意间感觉新秋凉意似水,因为思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
我梦见自己在海底跨越枯桑,又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
“梦从”句: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阅尽”句:本指牛郎织女七夕经历银河风浪,暗寓人间经历风浪险恶。
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
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鹊桥相会。
阅:经历。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848页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
这首词是作者借七夕来抒发自己寄寓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
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
“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
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
“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
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
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处处试新妆”原是当时七夕风习,也是上文所说“儿女成狂”的一种突出表现。
人们几乎误认为这种处处新妆的欢庆景象为人间的天堂了。
正如上文“儿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样,这里的“人间天上”也含有讽刺意味。
“却是”二字,言外有意,沦陷后的故国山河,已成为人间地狱,而眼前的景象却竭然相反,仿佛人们早已忘却家国之痛,叫人无限悲痛。
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感到新秋凉意,原来夜深了。
由于“相思”——怀念故国,自己的两鬓已经如白梅一样。
上句写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无语,几乎忘却外界事物,下句将长期怀念结果与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结拍写七夕之梦。
上句暗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
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
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沧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
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
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
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洞庭春色 文
锦字亲裁,泪巾偷_,细说旧时。
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香湿罗衣。
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
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
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
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惆怅一春飞絮,梦悠扬教人分付谁。
销魂处,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玉漏迟 题阙 文
故园风物好。
芳樽日日,花前倾倒。
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
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
残梦觉。
无人解我,厌厌怀抱。
懊恼。
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
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
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春残灯闹。
妆镜晓。
应念画眉人老。
春闺 文
贺新郎·妾有琵琶谱 文
妾有琵琶谱。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
羽调六么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
奈敲断、玉钗纤股。
低画屏深朱户掩,卷西风、满地吹尘土。
芳事往,蝶空诉。
天天把妾芳心误。
小楼东、隐约谁家,凤箫鼍鼓。
泪点染衫双袖翠,修竹凄其又暮。
背灯影、萧条情互。
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
春去也,乱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