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八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

且为陶一觞。

注释其八(1)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2)。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3)。

岂期过满腹?

但愿饱粳粮(4)。

御冬足大布,粗缔以应阳(5)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6)。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7)。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8)。

[注释](1)这首诗自言努力躬耕,却常常饥寒交迫,只能依靠糟糠、粗布充饥、御寒,勉强度日。

顾念自身如此勤苦,而“人皆尽获宜”,于理实在不通。

无可奈何,只有借酒浇愁,抚慰内心的愤愤不平。

(2)代耕:以官俸代替种田的收入,指当官食俸禄。

《孟子?万章》:“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又《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

”所业:所做的事。

田桑:耕种田地,植桑养蚕。

泛指农业劳动。

(3)躬亲:亲自。

指亲自参加农业劳动。

替:废,停止。

馁:饥饿。

糟糠:酒糟和谷糠,指粗劣的食物。

(4)过满腹:吃得过饱,指超过最低的生活需要。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粳(jīng 京):粳稻,大米。

(5)御冬:抵御冬寒。

大布:粗布。

絺(chī吃):葛布。

应:遮挡。

阳:指夏日骄阳。

(6)正:纵然,即使。

尔:这,指粳粮、租布。

(7)尽获宜:都各得其宜,即各得其所。

拙生:拙于生计。

方:办法。

(8)陶:乐。

[译文]做官食俸非我愿,耕作植桑是本行。

我自躬耕未曾止,饥寒常至食糟糠。

饮食岂敢存奢望,但愿饱食吃细粮。

粗布以足冬御寒,夏天葛布遮骄阳。

纵然这些也难得,实在令人心哀伤。

他人皆已得其所,我性笨拙无好方。

天理不通没奈何,举杯痛饮将忧忘。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903763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