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赴凤翔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
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注释送杨少尹赴凤翔(1)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2)。
西学已行秦博士(3),南宫新拜汉郎官(4)。
得钱祗了还书铺(5),借宅常时事药栏(6)。
今去岐州生计薄(7),移居偏近陇头寒(8)。
校注:(1)吴胡考卷上:「杨少尹为杨巨源,诗云︰『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
』杨巨源曾为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见王建〈贺杨巨源博士虞部员外〉诗。
诗中『秦博士』、『汉郎官』与杨巨源仕历合。
诗称︰『新拜汉郎官』说明杨巨源迁虞部员外郎不久,即出为凤翔少尹。
」 陶证︰「杨少尹,杨巨源。
王建有〈贺杨巨源博士虞部员外〉诗,与此诗『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
』合。
诗云:『诗名往日动长安。
』『借宅长时事药栏。
』亦与杨巨源『自到长安赁舍居』合。
」(2)往,《唐诗百名家本》作:「早」。
杨巨源以律诗见长,为白居易所推崇,见〈与元九书〉。
中晚唐大家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贾岛,均与之唱和。
陈注:「《因话录》:『杨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为新语,以能诗名,体律务实,工夫颇深,以高文为诸生所宗。
』」(3)西学,原指周之小学。
古庠序,在国之西郊。
《大戴礼.保傅》:「帝入西学,上贤而德。
」秦博士,喻杨巨源。
陈注:「此谓巨源已为国子司业也。
」(4)南宫,尚书省之古称。
陈注:「《汉书.儒林传》:『汉建尚书百官府, 曰南宫。
』」郎官,指郎中、员外郎之属。
此指杨巨源。
(5)了,知也。
(6)借宅,指杨巨源至长安赁屋而居。
事药栏,照料种植药草之园圃。
陈注:「二句写少尹之贫,亦以细事写之,与五律诗同一格调。
」(7)岐州,州名。
北魏太和十一年置,治所为雍州,今陜西凤翔县南。
(8)陈注:「此叙赴凤翔,亦即送意。
」------------张籍诗集校注(李建昆 校注)------------出处全唐诗:卷385-2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4205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