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

朝代:作者: 李白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注释第二首起句便好:“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您想念着碧绿清澄的颍水”,这一句把归隐的愿望写得多么形象,抽象的思想、意念化成了具体的、美好的、能够感触的形象。

“忽复归嵩岑”,“忽复”两字现出人的个性和情态,何等洒落,何等爽快,敝屣功名富贵自在不言之中了。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许由洗耳的典故,用得灵活入妙。

诗人在这里把许由这位上古的高士,临时拉来指桑骂槐,这是因为唐代以隐居为手段达到向上爬的目的者,大有其人。

李白很鄙视这种假隐士,所以他说不洗心而徒事洗耳,则是矫情作伪,欺世盗名。

诗人认为不论是进是退,或隐或显,唯真正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和才干的人,才是超越流俗的大贤。

李白平生最仰慕的古人之一—谢安,正是这种典型。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末句是诗人与友人临别赠言,相互劝勉、慰藉之词,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首诗:“只写送别事,托体高,著笔平。

”所谓“托体高”,即以立意为胜;

“著笔平”,即无句可摘。

这种写法,质朴自然,不事藻饰,直抒胸肊,实为汉魏风骨的继承。

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浑成,即全篇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读者想象和体会到其人的胸襟气度、思想感情。

由于诗的概括力很强,把丰富的思想感情紧缩在具体的形象之中,所以读来醰然有味。

这种艺术造境,决不是那些铺锦列绣,雕绘满眼之作所能比拟的。

(徐永年)出处全唐诗:卷176_14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5038858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