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十六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注释其十六(1)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2)。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3)。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4)。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5)。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6)。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7)。

[注释](1)这首诗写自己少年时颇有壮志,然老而无成,一生抱定固穷之节,饱受饥寒之苦,以至于现在。

但诗人所感到悲哀的是,世上竟无知音。

(2)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

游好:游心,爱好。

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

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3)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

向:接近。

不惑:指四十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淹留:久留,指隐退。

《楚辞:九辩》:“蹇淹留而无成。

”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4)竟:最终。

抱:持,坚持。

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

语出《论语?卫灵公》。

饱:饱经,饱受。

更:经历。

(5)弊庐:破旧的房屋。

交:接。

悲风:凄厉的风。

曹植《杂诗》:“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没:掩没,覆盖。

庭:庭院。

(6)这两句写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之意。

(7)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

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

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

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自己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

翳(yì意):遮蔽,隐没。

此处有“郁闷”之意。

[译文]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寒冷。

破旧茅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529554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