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朝代:作者: 杜甫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

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药纂西极名,兵流指诸掌。

贯穿无遗恨,荟蕞何技痒。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

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

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

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

嗜酒益疏放,弹琴视天壤。

形骸实土木,亲近唯几杖。

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

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

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

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

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

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

他日访江楼,含凄述飘荡。

注释卢注哀荥阳者,哀其生不逢时,至被污贬死,为可悼也。

郑虔,荥阳人。

鶏居至鲁门,不识钟鼓飨①。

孔翠望赤霄②,愁思雕笼养③。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④。

地崇士大夫⑤,况乃气精爽⑥。

(首言其人品孤高,而兼得名位。

上四比,下四赋。

)①《庄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触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悲忧,三日而死。

江淹《拟古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②张华《鹪鹩赋序》:“孔雀翡翠,或陵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

”③祢衡《鹦鹉赋》:“闭以雕笼,剪其翅羽。

”④原注:“往者,公在疾,苏公颋位尊望重,素未相识,早爱才名,躬自抚问,临以忘年之契,远迩嘉之。

”《后汉·张奋传》:“众儒不达,议多驳异。

”《蜀志注》:钟会,名公之子。

⑤地崇,指著作郎。

《后汉·来歙传》:士大夫皆信重之。

⑥《前汉·五行志》:“心之精爽,是谓魂魄。

”天然生知资①,学立游夏上②。

神农或阙漏,黄石愧师长③。

药纂西极名④,兵流指诸掌⑤。

贯穿无遗恨⑥,苍蕞何技痒⑦。

(此记其长于著述。

生知多学,领下两段。

神农,起药纂。

黄石,起兵流。

贯穿,谓闻见博。

苍蕞,谓杂撰多。

)①陈琳书:“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

”庾肩吾《书品》:钟,天然第一。

生知,见《礼记》。

②《后汉·李固传》,“通游夏之艺,颜闵之仁。

”③神农著《本草》,黄石公授张良兵法,此言虔所著之书,古人不逮也。

《楚辞·桥颂》:“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④《上林赋》:“左苍梧,右西极。

”⑤《颜氏家训》:“吾见世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唐书》: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戈众寡,无不详审。

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该。

诸儒服其善著书。

⑥《司马迁传赞》:“贯穿经传,驰骋古今。

”《文赋》:“恒遗恨以终篇。

”⑦原注:“公著《荟蕞》等诸书之外,又撰《胡本草》七卷。

”高元之《茶甘录》:荟,草多貌。

蕞,小也。

虔自谓:“著书虽多,皆碎小之事。

”唐史目其书为“会稡”,亦承袭之误。

《尔雅序》:会稡,稡音最,聚也。

荟蕞与会稡,二说不同。

赵次公云:当以公诗为正。

《射雉赋》:“徒心烦而技懩。

”徐爱注,“有技艺欲逞,曰技懩。

”圭臬星经奥①,虫篆丹青广②。

子云窥未遍③,方朔谐太枉④。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⑤。

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⑥。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

沧洲动玉陛,寡鹤误一响⑦。

三绝自御题⑧,四方尤所仰。

(此称其才艺绝人。

圭臬,善地理。

星经,识天文。

虫篆,工书法。

丹青,能绘画。

朱注虔之学识,过于子云之博览;

虔之谈论,胜于方朔之诙谐。

顾野王,奇字皆通,有虔而顾不止一矣。

钟爵、钟会,父子善书,有虔而钟可兼两矣。

文传二句,见名重当时。

献书以下,见才动人主。

)①陆倕《石阙铭》:“陈圭置臬。

”赵注圭以测日景,臬以度广狭也。

天官家,有甘石二氏星经。

②鱼豢《魏略》:“邯郸淳善《苍》、《雅》虫篆。

”傅咸赋:”图像于丹青。

”③《扬雄传》: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④《东方朔赞》:“诙达多端,应谐似优。

”《陈书·顾野王传》:”虫篆奇字,无所不能。

”太枉,太迂曲也。

⑤《宋书·谢灵运传》:“体变曹王。

”《金壶记》:钟繇,工三色书,草隶八分最优。

兼两,本《易·系辞传》。

⑥《南史》:刘穆之谓宋武帝曰:“公但纵笔为大字。

”⑦《三辅黄图》:玉堂殿,阶陛皆玉为之。

朱注玉陛之上,展其沧州图画,而寡鹤误为发响,形容绘事之逼真也。

张协诗:“寡鹤空悲鸣。

”⑧《唐书》:虔善图山水,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宋书》:谢瞻作喜弄诗,灵运写之,混咏之。

王弘在坐,以为三绝。

吕总云:虔书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

嗜酒益疏放①,弹琴视天壤②。

形骸实土木③,亲近惟几杖。

未曾寄官曹④,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⑤,胡尘昏坱莽⑥。

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⑦。

老蒙台州掾,遐泛浙江桨。

履穿四明雪⑧,饥拾楢溪橡⑨。

(此叙其平生履历。

疏放二句,动时之兴。

土木二句,静中之致。

未寄官曹,初设广文馆也;

晚就芸阁,后为著作郎也。

突兀,端坐之貌。

坱莽,空旷之地。

虔本心归王室,但二受伪命,无从洗涤,是以有台州之贬。

履穿拾橡。

贫困不能自给矣。

)①《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太尉。

”《世说》:袁尹疏放好酒。

②《杜臆》:“弹琴视天壤”,写得疏放有神。

壶子曰:吾示之以天壤,见吾善者,机也。

《国策》:鲁仲连曰:“名与天壤俱敝。

”③《嵇康传》:“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④《唐语林》云:“玄宗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

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

”虔乃就职。

钱谦益曰:据广文馆于国子监增置,故云不知曹司何在。

《新书》云:“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夏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

”非实录也。

⑤《陈子昂集》:祖敛仁,检校秘书郎,持三笔,终入芸香阁。

《魏略》“芸香,辟纸蠹,故藏书称芸台。

⑥《上林赋》:“过于坱莽之野。

”⑦《颜氏家训》:武烈太子,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

《抱朴子》:“外物弃智,涤荡机变。

”⑧谢灵运《山居赋》注:天台四明相接连。

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窗。

《天台赋》:“济楢溪而直进。

顾恺之《启蒙记》注曰:“之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楢溪,水深险清泠,前有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唯忘其身然后能济。

”《寰宇记》:楢溪,在临海县东三十五里。

四明在今宁波府,楢溪在今台州府,俱属浙东路。

《庄子》: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

考《史记》:东郭先生贫困,履行雪中,有上无下,足尽踏地,人皆笑之。

⑨《庄子》:“古者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又《徐无鬼》:“居山林,食芋粟。

”芋栗,即橡栗也。

《唐书》:虔迁著作郎。

安禄山反,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

贼平,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

后数年卒。

空闻紫芝歌①,不见杏坛丈②。

天长眺东南③,秋色余魍魉④。

别离惨至今,班白徒怀曩⑤。

(此忆台州之别。

紫芝歌,埋迹深山。

杏坛丈,久离博士。

东南魍魉,俱指台州。

怀曩起下。

)①紫芝歌,用四皓事。

②《庆子》:“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

”《记》:“席间函丈。

”③《老子》:“天长地久。

”④.. 宋王微《咏赋》:“秋色阴兮白露商。

”《天台赋》:“始经魍魉之涂。

”⑤斑白,见《孟子》。

卢谌诗:“借曰如昨,忽焉畴曩。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①,野税林下鞅②。

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③。

(此忆长安之事。

剧谈二句,言随决宴游。

操纸二句,言醉后吟咏。

)①《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

”②.. 鲍照诗:“无由税归鞅。

”邵注:税,止也。

鞅,马颈组。

③.. 《易》:“惟其时物也。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推奖。

百年见存殁①,牢落吾安放②。

萧条阮咸在③,..出处同世网④。

他日访江楼⑤,含凄述飘荡⑥。

(此结出殁后哀思。

疏阔,承台州,公不见郑也。

推奖,承长安,郑尝奖公也。

百年存殁,又总承二句。

郑审在江陵,哀死而因念生,与前哀汝阳王同意。

张远注此即昌黎所云思元宾而不见,见元宾之所友者而如见宾也。

此章,起结三段各八句,中二段各十四句,后二段各六句。

)①颜延之诗:“存殁竟何人。

”②蔡邕《瞽师赋》:“时牢落以失次。

”《檀弓》:“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

”③原注:“著作与今秘监郑君审,篇翰齐价,谪江陵,故有阮咸江楼之句。

”黄鹤曰:审,当与虔为兄弟,故比之阮咸,如杜位乃公从弟,而云阿咸也。

④张协诗:“出处虽殊途。

”陆机诗:“世网婴吾身。

”⑤《世说》:桓玄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

”⑥谢灵运诗:”含凄泛广川。

”鲍泉诗:“飘荡逐风回。

”刘克庄曰:《八哀》诗中,如郑、苏二首,非无可说,但每篇多芜辞累句,或为韵所拘,殊欠条鬯,不如《饮中八仙》之警策,盖《八仙歌》,每人只三四句,《八哀》诗,或累押二三十韵,以此知繁不如简,虽大手笔亦然。

今按:《饮歌》只说一事,《八哀》则概列平生,未可以概论。

卢德水云:《八哀》诗,未免伤烦伤泛,中有数斗光洁语,堪与日月并垂者,自不为浮云所掩,大概诗家之元气在焉,杜诗之体统存焉,不可遗,亦不容选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2_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856904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