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注释原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成都纪行。
公居同谷,不逾月,即赴成都。
贤有不黔突①,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②?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③,一岁四行役。
(此叹行踪无定也。
上四,以古人自解。
下四,以劳生自慨。
地僻,谓同谷境幽。
物累,为妻子所牵。
赵曰:春自东都回华,秋自华州客秦,冬自秦赴同谷,又自同谷赴剑南,故曰四行役。
)①《淮南子》:“墨子无黔突,孔子无暖席。
”②《诗》:“其究安宅。
”③《庄子》:“无物累,无鬼责。
”《淮南子》:“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忡忡去绝境①,杳杳更远适②。
停骖龙潭云③,回首虎崖石④。
临歧别数子⑤,握手泪再滴⑥。
交情无旧深⑦,穷老多惨戚。
(此记临发踌躇也。
龙潭虎崖,同谷之景不忍舍。
交情惨戚,同谷之人不忍别。
)①《诗》:“忧心忡忡”。
陶潜《桃花源记》:“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庄子》:“杳杳冥冥。
”《后汉书》:范丹谓王矣曰:“今子远适千里。
”③谢灵运诗:“停骖我怅望。
”梦弼曰:龙潭,即《七歌》云“南有龙兮在山湫”是也。
《杜臆》:龙潭,即万丈潭。
地志:有虎穴在成州西。
《寄赞上人》诗云“徘徊虎穴上”,岂即其处耶?
④《宋书》:拓跋齐闻苻达兵起,遁走,达追击斩之。
因据白崖,分平诸戍。
《通鉴注》:占葭萌地。
⑤刘琨诗:“相与数子游。
”⑥江淹诗:“罇酒送征人,握手泪如霰”。
⑦孙绰诗:“交情远朝市。
”陶潜诗:“相知何必旧。
”无旧深,不必旧交深契也。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①。
去住与愿违②,仰惭林间翮③。
(此叹奔走非其本愿。
偶逢栖遁,愿本欲住,今又舍之而去,是去住愿违,不能如林鸟之自适也。
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郭璞诗:“山林隐遁栖。
”②嵇康书:“事与愿违。
”③陶潜诗:“迟迟出林翮。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18_33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4531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