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 其三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注释其三(1)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2)。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3)。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4)。

弊襟不掩时,黎羹常乏斟(5)。

岂忘袭轻裘?

苟得非所钦(6)。

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7)。

[注释](1)这首诗歌咏古代贫士荣启期和原宪的安贫乐道,表现了诗人安于贫居、不慕富贵的高尚品质。

(2)荣叟:指荣启期,春秋时隐士。

叟,对老人的称呼。

老:年老。

带索:以绳索为衣带。

这两句见(饮酒二十首)其二注(4)。

(3)原生:指原宪,字子思。

孔子弟子。

原宪清静守节,贫而乐道。

《韩诗外传》载:原宪居鲁国时,一次子贡去看他,他出来接见时,穿着破衣服和裂开口的鞋子,“振襟则时见,纳履则堕决”。

子贡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原宪回答:宪贫也,非病也。

仁义之匿,车马之节,宪不忍为也。

讥笑了子贡的华丽车马装饰,“子贡惭,不辞而去。

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而返。

声沦于天地,如出金石”。

纳:穿。

决履:坏裂的鞋子。

清歌:清新、清亮的歌曲。

商音:曲名,指原宪所唱的《商颂)之曲。

(4)重华:虞舜名。

相传尧舜时代,圣人治世,天下太平,无贫穷之人。

《庄子?秋水):“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

”去:离。

相寻:相继,不断。

(5)弊襟:破衣。

襟:上衣前襟,代指衣服。

黎(lí离)羹:野菜汤。

藜:植物名。

一年生草本,亦称“灰菜”,嫩叶可食。

斟(zhēn 针):“糂”(sān 伞)的借用字,以米和羹。

(墨子?非儒):“孔丘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

”《吕览》引作“斟”。

《说文):“糂,以米和羹也。

古文糂从参。

”(6)袭:衣上加衣,即穿、披。

轻裘:轻暖的毛皮衣。

苟得:不义而得,非正道的获取。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赐:即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孔子弟子。

徒:徒然,只会。

善辩:善于巧辩。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论语?子罕》记子贡劝孔子出仕的话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洁诸?

”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意思是,子贡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匮子里藏起来呢?

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

孔子说:卖掉,卖掉!

我是在等待识货者哩。

“善辩”当指此。

乃不见吾心:意谓自己隐居不仕的决心是不可以为劝说所动摇的。

[译文]荣曳老年绳作带,依然欢乐把琴弹。

子思脚下鞋开绽,商颂清扬歌唱欢。

虞舜清平离我远,世间贫士常出现。

衣衫破烂不遮体,野菜汤中无米添。

谁不想穿轻暖裘?

得非正道我不羡。

子贡徒然善巧辩,无人理解我心愿。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6763848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