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池

朝代:作者: 张耒

东池久不到,摇落过秋中。

万竹萧萧雨,孤荷袅袅风。

遣秋诗酒在,久客岁时穷。

唯有思乡梦,长随洛水东。

临江仙

朝代:作者: 赵长卿 体裁: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释注释:赵长卿是宋朝宗室,有词集《惜香乐府》,按春、夏、秋、冬四季,编为六卷,体例如同《草堂诗余》,为词家所稀有。

这首词被编在“春景”一项内,近人俞陛云称它是“《 惜香集 》中和雅之音 ”(《宋词选释》),细审其声情,颇觉所言非虚。

词中写的是乡思。

“靖康”之......更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七绝 类别:羁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更多

书房杂咏

朝代:作者: 陆游

久客思乡井,残躯怯岁年。

家能常食粥,口固不言钱。

铁补曾穿砚,韦联屡绝编。

卧闻儿讲学,起坐失沉绵。

云山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注释鹤注诗言“望乡台”,当是上元元年成都作。

是年羌、浑、党项寇泾陇,史思明入东都,故有“京洛”、“音书”之语。

梦弼曰:此诗怀京洛而作,然京洛不可见,所见者云山而已,故首句因云山起兴,遂以云山命题。

蔡琰《茄曲》:“云山万重兮归路遐。

”京洛云山外①,音书静不来②。

神交作赋客③,力尽望乡台④。

衰疾江边卧⑤,亲......更多

人日寄杜二拾遗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注释这是高適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

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

......更多

代东武吟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 体裁: 五古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注释第 342 页[①]諠:同“喧”,喧哗。

贱子:老军人的自称。

......更多

余干旅舍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律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本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写下的风调凄清的思乡之作。

刘长卿喜欢用“摇落”这个词入诗,它使人自然联想起《楚辞·九辩》中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在眼前浮现出一幅西风落叶图。

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淡淡的暮......更多

促织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注释黄希曰:《尔雅》释:蟋蟀,一名蛬,今促织也。

陆玑疏云: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一名蛬,一名蜻蛚,楚人谓之王孙,豳人谓之趋织。

里语云“趋织鸣,懒妇惊”,是也。

《古今注》:促织,一名梭机、莎鸡,一名络纬。

促织甚微细①,哀音何动人②。

草根吟不稳③,床下意相亲④。

久客得无泪⑤,故妻难及晨⑥。

悲丝与急管⑦,感激......更多

八声甘州

朝代:作者: 柳永 体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3]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4]苒苒物华休。

[5]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6]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7]想佳人妆楼颙望,[8]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9]争知我,[10]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1]注释注释:[1]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

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更多

12345 共4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