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渡汉江 朝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 体裁: 七绝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注释“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常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成功的作品也可以加深读者对作家的了解:“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对于文学史上可以指名道姓的作家是如此,甚而对于一些无名氏作家也是如此。这首写风雪渡江的诗,用极古简的笔法,绘出一幅饶有情致的图画。首句点出地点,诗人正“渡”的是汉江环绕襄阳、岘山的......更多 无题 朝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注释注释:发表于《北京青年》,是80年代中期在长沙郊区望城县出土的唐瓷上发现的。 杂诗 朝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 体裁: 七绝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迭雨冥冥。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杂诗 朝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 体裁: 七绝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注释注释:读这首诗使人联想到唐代名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共通之处。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那位名诗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更多 杂诗 朝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 体裁: 七绝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