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排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出处全唐诗:卷50_30

和石侍御山庄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排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

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

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出处全唐诗:卷50_22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古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

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

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

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

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更多

从军行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乐府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更多

出塞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乐府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出处全唐诗:卷50_8

刘生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乐府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

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

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出处全唐诗:卷50_6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排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

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

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更多

和崔司空伤姬人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排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

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

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

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出处全唐诗:卷50_25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排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出处全唐诗:卷50_29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朝代:作者: 杨炯 体裁: 五排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

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

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

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

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出处全唐诗:卷50_31

1234 共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