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
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出处全唐诗:卷648-14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出处全唐诗:卷648-26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
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
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出处全唐诗:卷652-59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
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出处全唐诗:卷652-56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出处全唐诗:卷649-37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
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出处全唐诗:卷652-58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寥寥落何处,一夜过胡天。
送苦秋风外,吹愁白发边。
望乡皆下泪,久戍尽休眠。
寂寞空沙晓,开眸片月悬。
出处全唐诗:卷648-34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律 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绝比伦。
露压盘条方到地,风吹艳色欲烧春。
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
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
出处全唐诗:卷652-4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七排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
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
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
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
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出处全唐诗:卷653-8
朝代: 唐 作者: 方干 体裁: 五律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
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
出处全唐诗:卷6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