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五排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注释此诗忆昌谷山居之清幽。

注:1:奉礼:奉礼郎。

原为治礼郎,唐高宗时,因避讳,改奉礼郎。

从九品上。

2:昌谷:在河南宜阳。

3: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言人去官闲也。

4:长槍江米熟:吴正子注云:"汉上呼好米,有曰长腰槍者,非米粒似之乎?

"王琦注云:"是槍字,即......更多

安乐宫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乐府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

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悺提壶使。

绿蘩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注释深井:一作漆井。

邵陵瓜:当作东陵瓜。

-----------------------写旧宫荒凉。

黍离意也。

姚文燮以此诗为吊安乐公主故苑。

注:1:安乐宫:在武昌。

吴黄武二年筑。

2: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深井,杜诗:"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清水,宋蜀本作情水。

情水,美人所汲也......更多

官街鼓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七古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捶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注释蛾鬟:一作蛾眉。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

唐制:左右金吾卫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

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见《新唐书·百官志》)这首诗题目是“官街鼓”,主旨却......更多

客游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五古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释思乡诗也。

注:1: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南山,昌谷之女几山也。

2: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三辅黄图》云:"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

" 曹植诗:"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 老,久长 也。

平原,平原君赵胜也。

长吉作客潞州〈赵地〉,故云平原客。

3: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弹铗,《战国策》,冯谖弹铗......更多

宫娃歌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乐府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登毛)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注释诗言深宫凄凉,宫女思家也。

注:1:宫娃歌:宫娃,宫女。

《述异记》云:“吴王夫差作馆娃宫。

”娃,《方言》云:“美也。

”2:蜡光髙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守宫,蜥蜴。

《东方朔传》注:“守宫,虫名。

术家......更多

将发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五古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注释落第欲还乡也。

注:1:东床巻席罢,濩落将行去:巻席,谓收拾行装也。

濩落,落寞无依也。

附:丘曙戒评曰:李贺不善用双字,碎碎遥遥,皆欠苍深。

非惟不及葩经,亦不逮老杜远矣。

--------凤尾竹客 撰--------- 出处全唐诗

屏风曲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乐府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注释酒觥:一作酒余。

---------------------此为柏梁体。

诗言屏内新婚之奢华;

尾句言一屏之隔,而楚女犹寒。

注:1:蝶栖石竹银交闗,水凝緑鸭琉璃钱:蝶栖石竹,屏风之图画也。

交闗,两屏之连接处也。

緑鸭,鸭头绿,水色也。

琉璃钱,琉璃 荷叶也。

《三辅黄图》云:“董......更多

屏风曲

朝代:作者: 李贺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注释酒觥:一作酒余。

出处全唐诗

帝子歌

朝代:作者: 李贺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出处全唐诗:卷390-39

黄头郎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杂言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注释好持:一作好待。

鸳鸯:一作鸳笼,一作薰笼。

-----------------------------------------------思人归家诗也。

注:1:黄头郎:《汉书.邓通传》云:“通以濯船为黄头郎。

”注云:“濯船,行船也。

土胜水,其色黄,故撑船之郎......更多

678910 共24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