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阴坐清足轩

朝代:作者: 董嗣杲

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

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

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

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

莎底促织声更苦,唧唧唧唧声转高。

阑槛谩尔寄清足,石阶半落埋蓬蒿。

无人洗竹起荒翳,脆竿蠹叶缠薜荔。

繁阴不密绝午梦,安得清风袭襟袂。

摧残其来亦已久,心欲扶植茫无计。

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

云卷云舒天自空,风生风止窗且闭。

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

南乡子

朝代:作者: 欧阳炯 体裁: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注释注释①南中:古地区名。

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

但这里是指南粤。

②桄榔:常绿高大乔木,多产在南国。

③蓼花:这里指水蓼,花淡红色或白色。

④红豆:朱红色,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⑤纤纤素手:古代指女子柔细的手。

评解欧阳炯《南乡子》具有南粤浓烈的乡土气息。

把南国风光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南国的秋天,景色佳丽。

......更多

南乡子 水火交互既济

朝代:作者: 王吉昌 体裁:

坎内一阳停。

本性澄清照物形。

真火炎炎功足显,叮咛。

既济氤氲缉宝瓶。

神用奋威灵。

气证升沈聚戊癸。

日耀飞腾烹药鼎,兰馨。

造化功成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注释注释①南中:古地区名。

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

但这里是指南粤。

②桄榔:常绿高大乔木,多产在南国。

③蓼花:这里指水蓼,花淡红色或白色。

④红豆:朱红色,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⑤纤纤素手:......更多

南乡子 水火升降因土

朝代:作者: 王吉昌 体裁:

戊己媾阴阳。

斡运专权摄四傍。

驱驾天元随呼吸,非常。

来往绵绵造化昌。

气聚结玄霜。

壶鼎冰凝透体香。

神变灵通归物物,清凉。

无碍真空坎内一阳停。

本性澄清照物形。

真火炎炎功足显,叮咛。

既济氤氲缉宝瓶。

神用奋威灵。

气证升沈聚戊癸。

日耀飞腾烹药鼎,兰馨。

造化功成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注释注释①南中:古地区名。

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

但这里是指南粤。

......更多

南乡子 送友人刘仲泽北归

朝代:作者: 张弘范 体裁:

烟草入重城。

马首关山接去程。

几度留君留不住,伤情。

一片秋蝉雨后声。

无语泪纵横。

别酒和愁且强倾。

后会有期须记取,叮咛。

莫负中秋天地萃英灵。

秀出人龙间世生。

不只文章为第一,峥嵘。

气吐虹霓万丈横。

白褐黑头卿。

埋没黄尘气未平。

昨夜长庚高似月,分明。

光照乾坤匹马赴严宸。

将谓青云上致身。

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

水远山长愁杀人。

离别若为情。

雪暗西山泪满巾。

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

桃李无言行, 不无 自伤之意。

故首......更多

南乡子 送李仲先还集庆 词综卷三十六

朝代:作者: 唐桂芳 体裁:

社雨燕交飞。

不解行人有别离。

明月凤凰台上酒,堪思。

天阔云昏海树低。

风正一帆迟。

帘卷芙蓉江上移。

去去霜台消息近,谁知。

满眼江山烟草入重城。

马首关山接去程。

几度留君留不住,伤情。

一片秋蝉雨后声。

无语泪纵横。

别酒和愁且强倾。

后会有期须记取,叮咛。

莫负中秋天地萃英灵。

秀出人龙间世生。

不只文章为第一,峥嵘。

气吐虹霓万丈横。

白褐黑头卿。

埋没黄尘气未平。

昨夜长庚高似月,分明。

光照乾坤匹马赴严宸。

将谓青云上致身。

......更多

南楚怀古

朝代:作者: 陶翰 体裁: 五古

南国久芜漫,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黄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玉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出处全唐诗:卷146_10

南浦别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绝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送别时那种离情依依,不忍分手的情景。

不知此时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呢?

“多情自古伤离别”,表露出多少临别时的无奈,哀叹,自古以来,离情别绪,本就是人们最难以承受的啊!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更多

南陵道中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七绝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注释注释: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

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

“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更多

卜算子

朝代:作者: 柳永 体裁: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1112131415 共7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