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山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律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释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

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在朱紫盈门的境遇里,与之言行契合的只有这位杨山人,可见两人情谊之深。

如今这位道合者就要离去,诗人......更多

酹江月/念奴娇 淮城感兴

朝代:作者: 张绍文 体裁: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

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

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

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

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

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

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注释注释:此词写出作者面对国势危殆,感到无限悲愤哀伤的情怀。

其时正值蒙古灭金后,大举攻宋之际。

作者正住在两淮,眼前目见蒙军的,咄咄逼人之势,身后则是南宋朝廷的腐......更多

采桑子

朝代:作者: 吕本中 体裁: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释注释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

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

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

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

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

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

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集评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更多

采莲令

朝代:作者: 柳永 体裁: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注释注释①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②临歧:岔路口。

此指临别。

③脉脉:含情貌。

评解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

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更多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古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释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

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

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诗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的。

......更多

长歌续短歌

朝代:作者: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注释凄凄:一作凄凉。

诗题《长歌续短歌》是从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化出的。

关于“长歌”、“短歌”的命意有两种说法:一是“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

一是“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

从传留下来的歌词看,长歌或短歌都是悲歌,......更多

阳关曲 中秋月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七绝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注释](1)银汉:即银河。

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

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这首小词 ,题为......更多

青玉案 癸未道间

朝代:作者: 李曾伯 体裁:

栖鸦啼破烟林暝。

把旅梦、俄惊醒。

猛拍征鞍登小岭。

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

马蹄踏碎琼瑶影。

任露压巾纱未忺整。

贪看前山云隐隐。

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问。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夜行词,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写夜行,先从傍晚写起。

白天行路使得词人在马背上睡着了。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

”归鸦叫个不停,划破了暮霭笼罩下树林的寂静,旅梦一下子被惊醒了。

此时天黑了,词人一下子紧张起来,于是“猛拍......更多

静夜思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解:1、举:抬。

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评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

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更多

鸟鸣涧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注释: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更多

161718 共1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