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释注释:由词题可知,这首词记载的是作者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

据遗山《济南行记》记载,乙未年秋约七月,“以故人李君铺之之故”而至济南。

第二年丙申(1236)三 、四月间,又与李辅之在济南欢聚。

金济南府即宋齐州(今山东济南),据《金史·地理志》记录,济源县在金......更多

丹阳送韦参军

朝代:作者: 严维 体裁: 七绝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释注释: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

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

“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

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

“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

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

作者还巧妙地运......更多

九歌之六 少司命

朝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体裁: 楚辞

秋兰兮麋芜,①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②芳菲菲兮袭予。

③夫人自有兮美子,④荪何以兮愁苦?

⑤秋兰兮青青,⑥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⑦忽独与余兮目成。

⑧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⑨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⑩与女沐兮咸池,⑾晞女发兮阳之阿。

⑿望美人兮未来,⒀临风怳兮浩歌。

⒁孔盖兮翠旍,⒂登九天兮抚彗星。

⒃竦长剑兮拥幼艾,⒄荪独宜兮为民......更多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排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

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崇敬寺牡丹,花时多与微之有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性迂嗜酒;

李二十绅,形......更多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释注释:三五夜①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①三五夜:即十五夜。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任翰林学士,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

这两句是说,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

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

......更多

八月四日仁甫行

朝代:作者: 韩淲

投老不堪别,莫云师友情。

当时建阳聚,何日上饶行。

旧事消除尽,新愁积渐生。

酒杯无浪与,醉醒是秋声。

凉思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五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释注释:南陵:今安徽省南陵县。

简析:客中寂寞,更加想念亲友,这本是一种共同的感情。

怀疑对方将自己忘了,则写得对友情的执着更深了一层。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

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更多

别董大二首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绝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注释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高適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更多

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朝代:作者: 白居易 类别:代简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予在杭州日有歌云:听唱黄鸡与白日。

又有诗云:着红骑马是何人?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暮雨萧萧郎不归。

]注释注释: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寄殷协律》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两句是说,回忆起我们曾有五年在一起游玩,那时是多么开心啊,一朝分离,就如那浮云飘散,实难相聚,怎能......更多

忆匡一师

朝代:作者: 李商隐 体裁: 七绝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释注释:住一师是一个僧人。

“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

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

“无事”即“无端”;

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

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

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云:“汉苑种声早,秦郊曙色分。

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每天拂晓......更多

12345 共1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