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腾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古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踌。

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

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

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出处全唐诗:卷132_19

送郝判官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杂言

楚城木叶落,夏口青山遍。

鸿雁向南时,君乘使者传。

枫林带水驿,夜火明山县。

千里送行人,蔡州如眼见。

江连清汉东逶迤,遥望荆云相蔽亏。

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出处全唐诗:卷133_32

送钱子入京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律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出处全唐诗:卷134_5

送陈章甫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古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客昨日今如何。

注释注释:郑国:诗人曾住颖阳,当时又任新乡尉,春秋时都属郑国范围。

简析:这是一首差别诗。

时陈章甫正被免职回乡。

......更多

送顾朝阳还吴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律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出处全唐诗:卷134_10

送马录事赴永阳(一作嘉)

朝代:作者: 李颀

子为郡从事,主印清淮边。

谈笑一州里,从容群吏先。

手持三尺令,遣决如流泉。

太守既相许,诸公谁不然。

孤城连海树,万室带山烟。

春日溪湖净,芳洲葭菼连。

炊粳蟹螯熟,下箸鲈鱼鲜。

野鹤宿檐际,楚云飞面前。

听歌送离曲,且驻木兰船。

赠尔八行字,当闻佳政传。

出处全唐诗:卷132_25

送魏万之京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律 类别:送别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注释魏万后改名魏颢。

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

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

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

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更多

送魏万之京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注解:1、之:往;

到……去。

2、关城:函谷关。

3、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

4、蹉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韵译: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更多

遇刘五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绝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

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出处全唐诗:卷134_41

采莲(一作放歌行)

朝代:作者: 李颀

越溪女,越溪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时逢岛屿泊,几伴鸯鸳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罗生碧烟。

出处全唐诗:卷133_27

678910 共1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