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侍御赴京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古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出处全唐诗:卷132_21

送崔婴赴汉阳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绝

中外相连弟与兄,新加小县子男名。

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出处全唐诗:卷134_42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古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

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

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

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出处全唐诗:卷133_12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古

仙宫有名籍,度世吴江濆。

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

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

出处全唐诗:卷134_29

送李回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七律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出处全唐诗:卷134_20

送王昌龄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古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出处全唐诗:卷132_27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古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

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

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出处全唐诗:卷134_32

送相里造入京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律

子月过秦正,寒云覆洛城。

嗟君未得志,犹作苦辛行。

暖酒嫌衣薄,瞻风候雨晴。

春官含笑待,驱马速前程。

出处全唐诗:卷134_4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律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出处全唐诗:卷134_6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朝代:作者: 李颀 体裁: 五古

夫子大名下,家无钟石储。

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莱书。

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

所思但乘兴,远适唯单车。

高道时坎坷,故交愿吹嘘。

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

百里人户满,片言争讼疏。

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馀。

晚景南路别,炎云中伏初。

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

出处全唐诗:卷132_17

678910 共1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