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岭南道中作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律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释注释: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

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

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

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更多

赠圆明上人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绝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出处全唐诗:卷475-7

赠奉律上人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绝

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

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出处全唐诗:卷475-8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

朝代:作者: 李德裕

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

怀章过越邸,建旆守吴门。

西圯阴难驻,东皋意尚存。

惭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寄世知婴缴,辞荣类触藩。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野竹多微径,严泉岂一源。

映池方树密,傍涧古藤繁。

邛杖堪扶老,黄牛已服辕。

只应将唳鹤,幽谷共翩翻。

出处全唐诗:卷475-47

近腊对雪有怀林居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蓬门常昼掩,竹径寂无人。

鸟起飘松霰,麇行动谷榛。

应知禽鱼侣,合与薜萝亲。

遥忆平皋望,溪烟已发春。

出处全唐诗:卷475-54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古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

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出处全唐诗:卷475-19

送友人

朝代:作者: 李德

关云擳吹沙黄,瑶华拂剑春风香。

鹅黄浅泛玻璃光,越妓舞衫《金缕》长。

江津白白黄湾月,神鱼撇波龟甲裂。

湘娥凝绿染春衣,踏踏青云郎马归。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二十一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驿骑朝天去,江城眷阙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辞阴。

泽国三千里,羁孤万感心。

自嗟文废久,此曲为卢谌。

出处全唐诗:卷475-17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蝉蜕遗虚白,蜺飞入上清。

同人悲剑解,旧友觉衣轻。

黄鹄遥将举,斑麟俨未行。

惟应鲍靓室,中夜识琴声。

金格期初至,飙轮去不停。

山摧武担石,天陨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空闻留玉舄,犹在阜乡亭。

空宇留丹灶,层霞被羽衣。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想君旋下泪,方款里闾扉。

出处全唐诗:卷475-35

金陵逢赵汪中

朝代:作者: 李德

十年长契阔,万里各分飞。

歧路风烟杳,江湖消息稀。

加餐俱努力,访旧各沾衣。

春草无劳绿,王孙自不归。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二十一

1112131415 共1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