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坛回舆,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自惭衰且病,无以效涓埃。出处全唐诗:卷475-2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高秋惭非隐,闲林喜退居。老农争席坐,稚子带经锄。竹径难回骑,仙舟但跂予。岂知陶靖节,只自爱吾庐。出处全唐诗:卷475-70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还疑烟雨霁,仿佛是嵩丘。出处全唐诗:卷475-110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出处全唐诗:卷475-109 重忆山居六首·漏潭石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尾闾。大哉天地气,呼吸有盈虚。美石劳相赠,琼瑰自不如。出处全唐诗:卷475-112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谿又碧。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出处全唐诗:卷475-113 重题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五律 晚日临寒渚,微风发棹讴。凤池波自阔,鱼水运难留。亭古思宏栋,川长忆夜舟。想公高世志,只似冶城游。出处全唐诗:卷475-29 闰月 朝代: 明 作者: 李德 嬴皇当极黄杨死,一寸霜皮生不起。峄阳老干青铜根,玉叶排秋十三子。郁华羿妃缓两辔,迟回二万八千二。春秋九十短长匀,青红白黑上下均。千秋万岁奉明君。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二十一 长安秋夜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绝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注释注释: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复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在唐朝那个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这首《长安秋夜》颇具特色,因为这不仅是李德裕的诗,而且是诗的李德裕。它象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中晚唐时,强藩割据,天下纷扰。李德裕坚决主张讨伐叛......更多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 朝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出处全唐诗:卷475-4 1112131415 共1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