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下联句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联句

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

[广宣]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

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

[李益]松韵风初过,莲陂浪欲倾。

敬瞻疑谛见,围绕学无生。

[杜羔]出处全唐诗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朝代:作者: 李益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出处全唐诗:卷283_89

统汉烽下

朝代:作者: 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注释黄沙白骨:一作黄河战骨。

出处全唐诗

罢镜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五律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

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

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

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2_20

置酒行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乐府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

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百龄非久长,五十将半百。

胡为劳我形,己须还复白。

西山鸾鹤群,矫矫烟雾翮。

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

无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注释已须:一作已鬓。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2_11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

朝代:作者: 李益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出处全唐诗:卷282_27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

朝代:作者: 李益

暑予本疏放士,瑼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出处全唐诗

莲塘驿在盱眙界。

朝代:作者: 李益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

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

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

渺渺溯洄远,凭风托微词。

斜光动流睇,此意难自持。

女歌本轻艳,客行多怨思。

女萝蒙幽蔓,拟上青桐枝。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2_34

行舟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释注释: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

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

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

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

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更多

行舟?

朝代:作者: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出处全唐诗:卷283_91

1112131415 共1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