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过慈恩寺应制

朝代:作者: 许敬宗 体裁: 五古

凤阙邻金地,龙旂拂宝台。

云楣将叶并,风牖送花来。

月宫清晚桂,虹梁绚早梅。

梵境留宸瞩,掞发丽天才。

出处全唐诗:卷35_15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朝代:作者: 刘长卿 体裁: 五古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

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

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

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出处全唐诗:卷149_61

子规

朝代:作者: 鲍溶 体裁: 五古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

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

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

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

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

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凰长,羽族皆受制。

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更多

季夏逢朝客

朝代:作者: 于濆 体裁: 五古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

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

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褭。

岂知山谷中,日日吹瑶草。

出处全唐诗:卷599-37

学阮公体

朝代:作者: 刘禹锡 体裁: 五古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知,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注释注释:[1]虑:猜度,料想。

[2]三折:指多次折断骨骼。

宿悬泉驿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古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

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出处全唐诗:卷571-14

寄全椒山中道士

朝代: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注释: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

简析:诗人因郡斋严寒,而突然念及住在山中的友人(道士),当然比郡斋更加寒冷。

只是他的行踪,似空山落叶,无法寻访。

全诗写得情深意远。

注解: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更多

寄崔少监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出处全唐诗

寄男抱孙

朝代:作者: 卢仝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别来三得书,书道违离久。

书处甚粗杀,且喜见汝手。

殷十七又报,汝文颇新有。

别来才经年,囊盎未合斗。

当是汝母贤,日夕加训诱。

尚书当毕功,礼记速须剖。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

寻义低作声,便可养年寿。

莫学村学生,粗气强叫吼。

下学偷功夫,新宅锄蔾莠。

乘凉劝奴婢,园里耨葱韭。

远篱编榆棘,近眼栽桃柳。

引水灌竹中,蒲池种莲藕。

捞漉蛙蟆脚,莫遣生科斗。

竹林吾最惜,新笋好看守。

万箨苞龙儿,攒迸溢林薮。

吾眼恨不见,心肠......更多

寄韩愈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

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

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

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

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

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言。

出处全唐诗:卷383-22

1112131415 共44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