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释简析:芦花飞白,已经是秋天。晚上泊舟淮水边,驿馆凄清,因思乡而不能成眠,环境、氛围都衬托了诗人的心绪。注解:1、落帆:卸帆。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4、秦:今陕西一带。韵译: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更多 三台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词 冰泮寒塘水渌,雨馀百草皆生。朝来门巷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注释注释: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简析:这首诗由送友启程到舟行江上,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诗人被罢官以后的心情。注解:1、亲爱:指好友。2、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3、沿洄:指处境的顺逆。韵......更多 寄全椒山中道士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类别:代简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释注释: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斋戒后的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煮。简析:诗人因郡斋严寒,而突然念及住在山中的友人(道士),当然比郡斋更加寒冷。只是他的行踪,似空山落叶,无法寻访。全诗写得情深意远。注解: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更多 寄李儋元锡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七律 类别:代简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释注解:1、邑:指属境;2、流亡:指灾民。韵译:去年花开时节,适逢与君分别;今日春花又开,不觉已经一年。人间世事茫茫,件件难以预料;春愁昏昏黯黯,夜里独自成眠。身体多病,越发思念乡田故里;治邑还有灾民,我真愧领俸钱。听说你想来此,探访我这孤老;西楼望月圆了又圆,却还不见......更多 杂曲歌辞·行路难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乐府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傍人见环环可怜,不知中有长恨端。出处全唐诗:卷25_59 滁州西涧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韵译: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评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更多 东郊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注释简析:写诗人走出官衙,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气而心旷神怡,想到要在此结庐长住,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注解:1、:拘束。2、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3、澹:澄静;4、虑:思绪。5、霭:迷蒙貌。6、庶:庶几,差不多。韵译:整年拘......更多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乐府 借问江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出处全唐诗:卷17_35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乐府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风条洒馀霭,露叶承新旭。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出处全唐诗:卷17_28全唐诗:卷191_36 123 共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