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巾子山寺感述

朝代:作者: 任翻 体裁: 七绝

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

惟有前峰明月在,夜深犹过半江来。

出处全唐诗:卷727-45

三绝句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绝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注释朱注此诗梁权道编在广德二年,鲁訔编在上元二年,黄鹤编在大历三月。

按首章渝、开杀刺史,事虽无考,而以后二章证之,此乃永泰元年事也。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①。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此三章,......更多

三绝句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绝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注释鹤注此是宝应元年作,盖笋生无数,必是断手宝应之岁也。

揪树馨香倚钓矶①,斩新花蕊未应飞②。

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此咏楸花也。

一见花开,旋忧花落,有《庄子》方生方死意。

卢注宋无名氏《鹧鸽天》词:“......更多

三衢道中

朝代:作者: 曾几 体裁: 七绝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注释](1)三衢[音“渠”]:山名。

在今浙江剩衢县。

(2)小溪泛尽:小船已经到了小溪终点。

却:再。

[译文]梅子黄透的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绿树荫成,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加添了些幽趣。

三闾庙

朝代:作者: 汪遵 体裁: 七绝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出处全唐诗:卷602-24

上下七盘二首

朝代:作者: 裴夷直 体裁: 七绝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载欢娱一望休。

从此万重青嶂合,无因更得重回头。

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盘。

山似换来天似洗,可怜风日到长安。

出处全唐诗:卷513-30

上云乐

朝代:作者: 陆龟蒙 体裁: 七绝

青丝作筰桂为船,白兔捣药虾蟆丸。

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出处全唐诗:卷629-35

上京即事

朝代:作者: 萨都剌 体裁: 七绝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注释[创作背景]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

萨都剌在元顺帝统治元年赴上都公干,即目所见,写下了这组优美清新的诗篇。

[内容评析]这首诗写的是狩猎的情况。

秋风劲吹,牧草枯黄,逐围打猎的季节到来了。

王孙贵族带着劲弓,骑着骏马,驰骋在浩瀚无限的草原上。

晚上,吆喝着鹰儿归来,马上悬......更多

上元侍宴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七绝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注释[注释](1)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会。

(2)建章:宫殿名。

(3)鹄[音"壶"]立:肃立。

通明殿:宫殿名。

[译文]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在建章宫,皇宫的气象犹如仙境一般,香烟缭绕。

文武百官毕恭毕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架到,这场景,就象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一般。

上元夫人

朝代:作者: 蜀宫群仙 体裁: 七绝

思量往事一愁容,阿母曾邀到汉宫。

城阙不存人不见,茂陵荒草恨无穷。

出处全唐诗:卷863-27

1617181920 共80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