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朝代:作者: 孟浩然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

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

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

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出处全唐诗:卷160_147

经七里滩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古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尚)子,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此川路。

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

钓矾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

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59_50

美人分香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

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31

耶溪泛舟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

②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③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看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④注释① 耶溪:即若耶溪,今浙江绍兴以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② 晖:一作“辉”。

桡:一作“棹”。

③ 泓澄:又作“澄明”。

④ “看看”一句:或作“看看似相识”、“看看不相识”、“相看似相识”等。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

耶溪泛舟

朝代:作者: 孟浩然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出处全唐诗:卷159_33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排

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64

自洛之越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出处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110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

朝代:作者: 孟浩然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③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④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⑤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⑥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⑦注释① 明海:即指彭蠡湖,唐人往往称湖为海。

② 派:《说文》:“派,别水也。

”一作“流”。

淼漫:一作“淼淼”。

③ 利涉:船的代称。

至:又作“逗”、“经”、“过”。

④ 五湖:泛指太湖。

经:又作“过”。

三湘:漓湘、潇湘、蒸湘(或沅湘、潇湘、蒸湘),......更多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古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出处全唐诗:卷159_48

舟中晓望

朝代:作者: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注释一作"舟中晚望"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鉤奇抉异”(皮日休),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首《舟中晓望》,就记灵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

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更多

2122232425 共3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