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

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

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

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注释鹤注当是大历元年羹州作,与前数首连类而咏物也。

旧注即今面条鱼。

白小群分命①,天然二寸鱼②。

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③。

入肆银花乱,倾筐雪片虚④。

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⑤。

(咏白小,叹细微之不免也。

《杜臆》:此诗起结,蔼然有万物一体之念,物虽细微,同沾水族,乃俗当园蔬,用之贱矣。

乱肆倾筐,取之多也。

但此......更多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朝代:作者: 杜甫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注释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在夔州作。

邢劭诗:览物惜时形。

曾为椽吏趋三辅①,忆在渲关诗兴多②。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裳枕,洞口经春长薛萝③。

形胜有余风土恶④,几时回首一高歌。

(此公在峡而思乡也。

上四追忆华州,下四峡中有感。

向贬司功,而诗兴偏多,以华岳、黄河足引......更多

上水遣怀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我衰太平时,身病戎马后。

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

驱驰四海内,童稚日糊口。

但遇新少年,少逢旧亲友。

低颜下色地,故人知善诱。

后生血气豪,举动见老丑。

穷迫挫曩怀,常如中风走。

一纪出西蜀,于今向南斗。

孤舟乱春华,暮齿依蒲柳。

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

中间屈贾辈,谗毁竟自取。

郁没二悲魂,萧条犹在否。

崷崒清湘石,逆行杂林薮。

篙工密逞巧,气若酣杯酒。

歌讴互激远,回斡明受授。

善知应触类,各藉......更多

上韦左相二十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排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钓。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原注:公之先人,遗风馀烈,至今称之)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巳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章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缙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

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更多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

“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

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更多

东楼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出处全唐诗:卷225_51全唐诗:卷225_51

九日登梓州城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注释鹤注宝应元年及广德元年,公皆在梓州。

据后诗云:“去年登高郪县北。

”知此诗乃宝应元年所作。

《一统志》,唐梓州,领县五,又分置遂州,改静戎军。

天宝初,改梓州为梓潼郡。

至德中,置东川节度使,属剑南道,治梓州。

绵州在其直北,今为潼川州。

伊昔黄花酒①,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②乾坤醉眼中......更多

九日登梓州城

朝代:作者: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出处全唐诗:卷234_46

佳人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古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简析:“佳人”并非写实,只是一种寄托,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身影。

虽时世艰难,多遭不幸,仍不愿入染浊流。

注解:1、......更多

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释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

”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

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

诗人为什么会倦?

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的描写吧。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更多

12345 共11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