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宣大师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律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先皇诏下征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因论佛地求心地,只说常吟是住持。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105 边思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注释注释:这很象是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诗。但并不单纯描摹外在的形貌装束,而是在潇洒风流的语调中透露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寄寓着苍凉的时代和个人身世的感慨。首句写自己的装束。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和身分的尊贵,与第三句“关西将家子”相应;佩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弯刀),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杜诗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之句,可见佩带吴......更多 送襄阳李尚书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五排 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树暖然红烛,江清展碧油。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31 上洛桥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五绝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注释注释:“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更多 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宫上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徘徊。[李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法振]出处全唐诗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64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五绝 野性迷尧历,松窗有道经。故人为柱史,为我数阶蓂。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38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再往不及期,劳歌......更多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五古 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阳桂凌烟紫,阴萝冒水绿。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何必若蜉蝣,然后为局促。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再往不及期,劳歌......更多 兰陵僻居联句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联句 潘岳闲居赋,陶潜独酌谣。二贤成往事,三径是今朝。[广宣]生幸逢唐运,昌时奉帝尧。进思谐启沃,退混即渔樵。[李益]蠹简封延阁,雕栏閟上霄。相从清旷地,秋露浥兰苕。[杜羔]出处全唐诗 678910 共1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