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古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出处全唐诗:卷211_14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排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出处全唐诗:卷214_55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古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出处全唐诗:卷211_13

咏马鞭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连连。

绕指柔,纯金坚。

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出处全唐诗:卷213_29

咏史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排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注释[注释](1)前两句:绨袍,粗丝绵之袍。

范叔,指战国时魏国人范雎。

这两句讲述了一个典故:魏国派须贾、范雎出使齐国,齐王重范雎之才,赐给他银子,而没有给须贾。

须贾诬范雎暗通齐国,范雎被迫害而逃往秦国,改名张禄,拜为丞相,使秦国称霸天下。

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雎穿着破衣拜见须贾。

须贾看他可怜,送给他绨袍。

当须贾知范雎是秦国丞相时,大惊失色。

而范雎念他......更多

哭单父梁九少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古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灵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出处全唐诗:卷212_42

哭裴少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古

世人谁不死,嗟君非生虑。

扶病适到官,田园在何处。

公才群吏感,葬事他人助。

余亦未识君,深悲哭君去。

第二百一十三卷出处全唐诗:卷212_43

塞下曲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乐府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出处全唐诗:卷211_2

塞上听吹笛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绝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今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

现在我们还可看到诗中写景亦有“虚景”与“实景”之分,如高適这首诗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更多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朝代:作者: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出处全唐诗:卷214_43

678910 共20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