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 体裁: 五古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注释第 358 页[①]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矜:自夸。这句是说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自尊自大。第 358 页[②]三川:秦郡名,治荣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更多 咏怀诗 朝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注释注释夜中:夜半,半夜里。帷:帐幔。鉴:照。这里指月光照在帐幔上。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写远处飞鸟的哀鸣,显出黑夜凄凉不安,寓有象征反常的意味。孤鸿,一只离群的大雁。号,叫。翔鸟,夜里还在飞翔的鸟。徘徊将和见?忧思独伤心:是说人不眠,鸟飞鸣,都这样徘徊不安,又将看到什么呢?景象如此凄凉,真令人暗自神......更多 咸阳城东楼 朝代: 唐 作者: 许浑 体裁: 七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释注释: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题,而弃“咸阳城东楼”的题法。何也?一是醒豁,二是合理。看来“西”字更近乎情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诗一大关目。同为晚唐诗人的李义山,有一首《安定城楼》,与许丁卯这篇,不但题似,而且体同(七律),韵同(尤部),这还不算,再看李诗......更多 唐多令 朝代: 宋 作者: 刘过 体裁: 词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释注释:原序: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 、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刘过词能够在辛派阵营中占据重要一席,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些与辛弃疾豪纵恣肆之风相近的作品,还在于那些豪迈中颇显俊......更多 喜见外弟又言别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五律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释注解:1、外弟:表弟。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韵译: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评析:这是一首写表......更多 喜迁莺 朝代: 宋 作者: 冯去非 体裁: 词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注释注释:这是一首表达词人决心远离名利场而隐居的思想感情的词。当时作者因受专横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挤而被罢官,于是乘一叶扁舟 ,准备归返故里南康军(今江......更多 喜迁莺 晓行 朝代: 宋 作者: 刘一止 体裁: 词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追念,人别後,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注释注释:此词是作者在冬日一个拂晓上路时怀念他的妻子而写的。词的上片写晓行景色,下片写怀人情思。上下两片一因一果 ,一景一情 ,结合得天衣无缝,写景......更多 四字令/醉太平 朝代: 宋 作者: 李彭老 体裁: 词 兰汤晚凉。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擘莲房赌双。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移花影西厢。数流萤过墙。注释注释:就风格而言,李彭老词属吴文英一派。比如这一阕 ,开篇点题“兰汤晚凉 ,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 。”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兰汤 ”、“ 鸾钗”、“红巾”、“腻雪”、“香”、“莲房”、“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花影”、“流萤”等一大批金碧辉煌、艳美娇丽的字眼,通过这些光怪陆离......更多 园通白衣阁 朝代: 宋 作者: 释怀贤 白衣阁外绕珠栏,人在琉璃菡萏间。谁把此花为刻漏,修行不放一时间。 城西访友人别墅 朝代: 唐 作者: 雍陶 体裁: 七绝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注释注释: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象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更多 1617181920 共12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