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泉子 朝代: 宋 作者: 潘阆 体裁: 词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注释注释:此词以含蓄委婉的笔触 ,交替使用白描、绘神、想象、反衬等多种手法,回忆了杭州西山胜景,抒写了作者对西湖周围胜地的深挚眷恋。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在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更多 清平乐 朝代: 宋 作者: 晏殊 体裁: 词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注释注释: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更多 渔家傲 朝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体裁: 词 类别:边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更多 满江红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体裁: 词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注释注释:作者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这段时间是三次中......更多 侍仲舅同诸表游山 朝代: 宋 作者: 楼钥 来游大梅山,涉山知几重。平行千仞冈,俯瞰他山峰。一步一步高,势欲凌虚空。左顾九地底,楼台鸣鼓钟。蓬莱反在下,直恐船引风。又疑海水竭,洞见冯夷宫。行行愈就顺,故步寻苔封。十年旧主人,相对如梦中。清谈虚阁上,坐到夕阳舂。年来颇畏影,掣身慕冥鸿。入山非不深,犹有行人踪。安得更深居,尚友荷衣翁。未问梅子熟,宁能噉青松。庶几过吾心,余生得从容。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注释鹤注道书有玄都,所谓禹封五符,秘以金英之函,检以玄都之印是也。诗盖作于天宝十一载。蔡梦弼曰:玄都坛,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南山子午谷中。《十洲记》: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师氏注......更多 南山(一作贺朝清诗) 朝代: 唐 作者: 贺朝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见。岩岩石帆影,如得海风便。仙穴茅山峰,彩云时一见。邀君共探此,异箓残几卷。出处全唐诗:卷117_7 好事近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体裁: 词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注释注释: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作者收复河山的爱国思想。这首词,虽然也是写的神游华山,但主题却在于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上片,作者奇特地想象自己持着天台藤杖(词中的天坛,即天台山,以产藤杖著名。见叶梦《避暑录话 》,该书也写作天坛。策即是杖 )。趁着清爽的秋晨......更多 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 朝代: 宋 作者: 赵蕃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嶮去。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注释原题:子肃示......更多 寓言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苏泂 函关度青牛,生在空桑中。藁砧未刀头,妾身变山峰。三年化为碧,是血本来红。古来埋直气,曾见吐长虹. 678910 共1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