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别徐州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

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释注释: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调知湖州途中。

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更多

浣溪沙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注释注释:[1]“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2]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更多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朝代: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律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注释注解: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韵译:我们曾经客居江汉,常常来往;

每次与您相聚,总要喝醉而还。

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

时光如流水,不觉得已经十年。

今日相逢友情依旧,欢笑依然;

只是头发稀疏,双鬓也已斑斑。

您问我: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

因为淮水......更多

清心镜 赠马守清

朝代:作者: 马钰 体裁:

马姑姑,后归去。

日用无为,清闲养素。

休讲论、女姹婴娇,更虎龙斗处。

屏尘缘,得真趣。

火灭烟消,气神坚固。

内云游、功满三田,上蓬好爽利,好豁畅。

坐卧住行,逍遥坦荡。

细寻思、名利之人,怎知此味况。

向闲中,搜修养。

锻炼一颗,神珠晃朗。

算三次、海变桑田,是仙公清,火戏虚。

寂寂虎随憩。

莲绽、胜似群花,缘行周济。

悟回头,真自喜。

诀无为清净,自然通秘。

自得、休别追求,人免不讳。

河州鞠,听予说。

把般般术法,便当一撇......更多

清心镜 赠马彦寿

朝代:作者: 马钰 体裁:

两亲家,各开悟。

把从前爱底,观如猛虎。

认无为、清净家风,并无些作做。

不悭贪,不喜怒。

调息均匀,绵绵内补。

待一朝、行满功成,共马姑姑,后归去。

日用无为,清闲养素。

休讲论、女姹婴娇,更虎龙斗处。

屏尘缘,得真趣。

火灭烟消,气神坚固。

内云游、功满三田,上蓬好爽利,好豁畅。

坐卧住行,逍遥坦荡。

细寻思、名利之人,怎知此味况。

向闲中,搜修养。

锻炼一颗,神珠晃朗。

算三次、海变桑田,是仙公清,火戏虚。

寂寂虎随憩。

......更多

清心镜 赠魏害风

朝代:作者: 马钰 体裁:

风姑姑,怀秘奥。

意净心清,头头是道。

自然得、真乐真欢,并无些烦恼。

不谄诈,不倨傲。

玉花丛里,结成金宝。

便等候、紫诏来宣,应通两亲家,各开悟。

把从前爱底,观如猛虎。

认无为、清净家风,并无些作做。

不悭贪,不喜怒。

调息均匀,绵绵内补。

待一朝、行满功成,共马姑姑,后归去。

日用无为,清闲养素。

休讲论、女姹婴娇,更虎龙斗处。

屏尘缘,得真趣。

火灭烟消,气神坚固。

内云游、功满三田,上蓬好爽利,好豁畅。

坐卧住行,逍......更多

登岳阳楼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注释: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带。

简析: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

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

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

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更多

答庞参军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其一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

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其二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觏怀人;

懽心孔洽,栋宇惟邻。

其三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旦不见,如何不思!

其四嘉游未歝,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之子之远,良活曷闻。

其五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更多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朝代:作者: 罗隐 体裁: 七律 类别:代简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注释:诗题一作《魏城逢故人》。

诗中提到锦江、绵州、绵谷三个地名。

锦江在四川成都市的南面;

由成都向东北方向行进,首先到达绵州(今四川绵阳县);

再继续东北行,便可到达绵谷(今四川广元县)。

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更多

蝶恋花 密州上元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注释: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 ”,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

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在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

元宵的特点,就是“ 灯火”。

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 ”,点出灯夕的盛况。

“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

李白曾有诗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但元宵......更多

678910 共2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