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曲二首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七绝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出处全唐诗:卷257_15 夜渡江(一作姚崇诗)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出处全唐诗:卷257_18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五律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出处全唐诗:卷257_17 听筝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七律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注释注释:注释: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更多 寒食戏赠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五律 春暮越江边,春阴寒食天。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不知何处恨,已解入筝弦。出处全唐诗:卷257_11 征人怨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七绝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释注释:金河:即黑河,源出内蒙古,注入黄河。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简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前两句就......更多 征怨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七绝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出处全唐诗:卷257_14 扬子途中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五绝 楚塞望苍然,寒林古戍边。秋风人渡水,落日雁飞天。第二百五十八卷出处全唐诗:卷257_19 春思赠人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五律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谁知褐衣客,憔悴在书窗。出处全唐诗:卷257_9 河阳桥送别 朝代: 唐 作者: 柳中庸 体裁: 七绝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出处全唐诗:卷257_13 12 共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