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注释当时名士沈千运,吴兴(今属江苏)人,排行第四,时称“沈四山人”、“沈四逸人”。

天宝年间,屡试不中,曾干谒名公(见《唐才子传》),历尽沉浮,饱尝炎凉,看破人生和仕途,约五十岁左右隐居......更多

赠别晋三处士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出处全唐诗:卷213_12

赠别沈四逸人

朝代:作者: 高适

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沉。

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

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

世务不足烦,有田西山岑。

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

何意阃阈间,沛然江海深。

疾风扫秋树,濮上多鸣砧。

耿耿尊酒前,聊雁飞愁音。

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

出处全唐诗:卷211_37

赠别褚山人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律

携手赠将行,山人道姓名。

光阴蓟子训,才术褚先生。

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出处全唐诗:卷214_25

赠杜二拾遗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律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

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

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注释(公初居浣花溪寺,故云招提客。

佛香、僧饭、听法、寻经,想寺中景事。

草玄之外,更有何言,谓别有著作也。

)①孔安国《书序》:“讨论坟典。

”《高僧传》:支遁讲《维摩经》,遁通一义,许询无以措难,询设一难,遁亦不复能通。

②庚信诗:“经文汉语翻。

”《庐山记》:谢灵运即远公寺翻《涅槃经》,名其台曰翻经台。

翻者,......更多

赴彭州山行之作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排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出处全唐诗:卷214_70

辟阳城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排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出处全唐诗:卷214_69

过卢明府有赠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五古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出处全唐诗:卷211_8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朝代:作者: 高适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出处全唐诗:卷214_23

送别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七古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出处全唐诗:卷213_11

1112131415 共20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