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泛若耶溪

朝代:作者: 綦毋潜 体裁: 五古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释简析: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乘晚风随意泛舟,突出的反映了随遇而安的心境,触景生情,深感不如回江湖归隐。

注解:1、际夜:至夜。

2、潭烟:水气。

3、弥漫:渺茫。

韵译: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更多

月夜忆舍弟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注释注解: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更多

望月怀远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注解:1、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

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韵译: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更多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霜馀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 ,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

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 ”。

深秋是枯木季......更多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注释注释:原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注释①将旦:天色将晓。

《天问》:楚......更多

杂曲歌辞·秋夜曲

朝代:作者: 张仲素 体裁: 乐府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注释注释:这首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抒情细腻,结构工巧。

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

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更多

杂诗 其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3],挥杯劝孤影[4]。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5]。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注释:[1]:音“婀”,大的丘陵。

[2]:通“影”。

[3]:音“贺”,对答。

[4]:指月亮。

[5]:意“伸展”。

简析:这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的第二首。

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

......更多

李凭箜篌引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乐府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

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更多

桃源忆故人

朝代:作者: 秦观 体裁: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羞见枕衾鸳凤,闷即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

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注释注释:①玉楼:指华丽的楼台。

一本作“秦楼”。

②悠悠:长久之意。

③无端:无缘无故的意思。

④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⑤弄:乐曲。

评解此首写困居高楼深院,与外界隔绝的妇女。

长夜漫漫,谁与共处?

而“枕衾鸳凤”,最易惹人愁思。

和衣闷卧,刚入梦境,却又被城头角声惊醒。

唯见窗外月华霜重,又断续传来梅......更多

梦天

朝代:作者: 李贺 体裁: 七古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注释:全诗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换怪谲的艺术特色。

俯视人间,时间短促,空间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喟。

-----------------------------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更多

678910 共176条